关于英达 detail
中国加入世贸组织
发布时间:2001/10/29
       “……我们对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,但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,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。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,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构想和描绘。以往的经验教训已充分说明,这样做很容易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。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江泽民在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

      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(world Trade organization,简称WTO)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竞争,融入经济全球化、市场化、网路化的必须选择,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。
       加入世贸是中国的改革和发展的分水岭,标志着进入一个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阶段,将在更大范围内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,与WTO成员各国市场经济的主流体接轨。中国已明碓表态,信守承诺,遵守世贸组织的“游戏规则”。开放的中国将迎接一次大规模的东西方经济、文化文流。
       说起来,加入世贸可算是第四次中外交流的连续。现在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历史。
       中国文化最早和域外交流是在汉唐之间。远在公元一百年.即汉代之时,已有罗马帝国的商团来华访问。从汉代起,中国从中亚、西亚学到许多东西。当然中国也向他们输出很多东西。在文化方面,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,应该是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文化交融。但中国并没有照单全收,而是把佛教充分地加以消化,还把中国固有的哲学融入佛教中去,使佛教成为“中国的佛教”。文化的交流不一定是单纯的移植,而往往是有综合、有创新的。
       及至唐代,外国人访华之风更盛,而广州在当时已成为重要的商港。外商自广州出发,取道梅岭入江西,集中在南昌,再经钱塘江入江苏,汇集于扬州,复经运河入洛阳,最后到达长安。翻开历史书籍才知道当时的长安外商云集,仅波斯人的珠宝店已占了一条街。原来远在西元六百年,已有这么多我上深入中国腹地,今天的外商已是“晚行人”了。
       第二次中外交流发生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,即明朝末年。那时,西方已经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,一些天主教、基督教的教士纷纷东来。第一个来华的教士是利玛窦(Matteo Ricci),他不仅带来基督教思想,而且为了争取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他的信任,他还把西方的古典哲学、逻辑学、美术、音乐、自然科学也带到中国来。康熙本人对西方文化包括天文学、几何学都很感兴趣。后来由于天主教不许信教的中国老百姓拜祖先,引起强烈的反响,交流就中断了。
       第三次重大的中西交流,是在与前两次不同背景下发生的。那是19世纪中叶以后,也就是鸦片战争后,特别是19世纪末叶,甲午战争后,这一次很明显,欧美的经济、文化要比中国强势得多,我们主要是输入。输入之后,有的能够消化,有的还没有消化。总之,第三次中西交流,西方占尽上风是毫无疑问的。
       第四次中西交流应该算是始于1978年,邓小平高举了改革开放的战旗。中国由计划经济逐步地过渡到市场经济。二十多年来的发展,有起有跌。总的来说,中国的经济基础比以前强多了。二十年来的勇战打下来的基础足以迎接加入世贸的任何挑战。
       加入世贸是改革开放的连续,可说是彻底的开放。这肯定是一个世界性的强烈讯号:世界将开始一个新的历程。中国入世是各个转折历程的里程碑。历史是如此的戏剧化,一百年前的今天,封建、封闭的满清中国在八国联军的炮火下签署了世界性的辱国之盟;现在,开放的中国通过入世向世界发出经济战书,这是本世纪的东西方之争。
       谁胜谁败?也许没有胜负之分。经济、文化交融,真可做到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的地步。经济、文化是可以互相融汇而公用的。
       中方手上的皇牌是市场、创新、人力资源;西方手上的皇牌是操控、管理架构、硬件成果。谁能先拔头筹?
       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宽领域的交流场面肯定是热闹、精彩、并且刺激。

施伟斌

2001.10.29


关联信息推荐
  • +more公司简介

    英达公路再生科技(集团)有限公司1993年成立于香港,多年来始终致力于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...

  • +more发展历程

    2014年7月15日,英达公司在江苏南京六合经济开发区打造占地160亩设备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。



地址: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飞路9号 邮编:210038 电话:025-85803030 传真:025-84271063

英达热再生有限公司 Copyright © 2014 版权所有 苏ICP备10217671号-1

友情链接
400-086-0676
关于英达
新闻资讯
集团业务
问诊平台
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