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新疆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李志农
2011年9月30日,新疆吐乌大高速英达就地热再生工程全面展开。据了解,这是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新疆交通系统的首次大规模应用,那么这一技术究竟具有什么优势?选择这一技术的原因何在呢?日前,记者采访了新疆交通运输厅的技术负责人、总工程师李志农。
“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是施工的保障”
谈起对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印象,李志农总工首先提到的是英达对症下药的理念,他说:
“英达公司理念非常先进,而且在工艺上通过不断自主创新来实现。比方说,针对路面的不同问题,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,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,从而达到最佳治理效果。英达施工前会对路面原有结构、级配进行仔细分析和评价,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方案。”
其实,这也正是英达公司以“公路医生”为目标,坚持“对症下药”理念的集中体现,正是这种坚持针对不同道路状况采取不同施工方案的做法,才确保了英达的施工质量。此外,英达的层间热黏结技术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方面,李志农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:“英达还有一项先进技术,能使施工后路面实现层间结合,提升了路用性能和抗病害的能力。”
英达层间热黏结技术就是通过出色的加热效果,使施工后路面与原路面之间形成良好的挤嵌作用,从而形成一个整体,这对施工后路面整体防止水损害、抗车辙等路病的能力都大大增强。
“石料不破坏才能充分利用”
英达就地热再生施工环保效益也是有目共睹的,而“石料再用,沥青再生”则是英达实现节能、环保的关键所在。
“施工中不对原路面石料进行实质性破坏,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对原有材料的充分循环利用,也才能真正做到环保、节能,英达热再生施工正是如此。”李志农总工介绍说,他所介绍的正是英达核心技术之一的“不打碎石料技术”。
石料是大自然中形成的稳定材料,只要施工中不造成物理性破坏,实现循环利用是完全有可能的。英达热再生技术正是把“石料再用”这一原则放在首位,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对原路面材料100%原价值循环利用,也正因为如此,才确保施工中不产生任何废料,新料添加也仅不到传统工艺的10%,此次在新疆吐乌大高速施工,之所以能够实现减少废料排放超过8万吨,碳排放及其他废气排放也大大减少,主要也是“石料再用”的功劳。
“英达施工机械化程度相当高”
先进的技术及理念还需要先进的硬件设备来支撑。
“英达施工的机械化程度相当高,节省大量人力,把道路养护施工由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层次。”李志农总工如是评价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,记者现场也看到由“加热王”、“公路王”等多台设备组成的机组对道路采取“流水线”式的作业方式,一气呵成,相比传统施工需要先对路面进行铣刨,还需要人工进行清扫、喷洒粘层油,再摊铺、碾压的方式,不仅工序简单、节省人力,而且施工效率提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