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,它坐落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郊钟山东峰小茅山的南麓,西邻明孝陵,东毗灵谷寺,傍山而筑,气势庄严雄伟,被誉为“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”。是来南京旅游、商务的人必去之地,每天游人、车辆如织。
但是,中山陵地区由于道路老化严重,出现了严重龟裂、坑槽、松散等路病,有些地段平整度也很差,道路坡度不适,严重影响了交通,影响了南京这一世界名城在中外游客心目中的形象。这是困扰南京市政府和中山陵管理者的一个心病。
首先是道路交通量大,每天公交车、旅游车以及各种社会车辆川流不息,还有大量游人、锻炼身体的市民,往返穿梭于园区道路,使得道路异常繁忙,根本就不可能长时间的中断交通,因此传统的铣刨工艺根本就不能满足要求,若直接加铺却又保证不了质量;同时由于客观地形的限制,园区道路都比较窄,传统工艺会产生大量的废旧混合料,还需要大量的新沥青混合料,现场的运输组织就成了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;再者,园区树木葱郁,草丛繁茂,是重点防火单位,如采用明火对路面加热,无疑是埋下了一颗随时会引爆的炸弹……这些原因让中山陵园的管理者们伤透了脑筋,不知如何着手,随着时间的推移,路面损坏日益加剧,成为中山陵园的一个顽疾。
英达大型热再生设备RM6000公路王的投入使用和大面积热再生施工工艺的日臻成熟,让中山陵的管理者看到了希望。
针对上述管理者们担心的问题和各种客观原因,采用RM6000施工时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。在世界名城会举行之前,南京市政府和中山陵园管理决定采用RM6000公路王先对园区部分严重的路段进行修复,给世界一个全新的中山陵,一个活力的南京。
一期工程从太平门开始,全长约3公里,于2006年9月10日晚开工。
针对该道路老化严重的情况,RM6000在施工中不仅添加了再生剂,还添加了沥青,对原路面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充分的再生。由于原有道路的沥青面层较薄,厚度不足,施工中对路面进行了加铺罩面2~3cm,热再生工艺使加铺罩面部分能和原路面再生混合料焊接在一起,提高了整体强度,节约了投资(传统工艺要摊铺4cm以上才能满足要求)。
经过RM6000对路面的修补,该路段焕然一新,修葺一新的园区道路,和园区景致融为一体,相得益彰,让中山陵园重新焕发出青春,也成为南京人底气十足的骄傲。这一切都要得益于科技的力量,得益于新产品、新技术的出现。
Prev:英达公司应邀出席中国循环经济高端论坛
Next:英达大型热再生技术突破冬季修路难题